疫情下的心理调适① 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抱抱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防护,保护身心健康。
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调试心情吧!
一、为“信息焦虑”做减法
WHY
1、信息过载使得注意力集中在疫情
每天无数群里都会有各种聊天记录或图片,辟谣平台也忙得不可开交。
2、“负性偏向”带来雪上加霜
人类天生就对负面信息更为敏感、记忆更加牢固。如果你本身就承受着种种压力源的负担,大量负面的信息会让本就难受的感觉雪上加霜。
3、加重失眠困扰
睡前刷手机时看到的混杂信息很容易加重我们的焦虑感,让人更难安心入睡。
4、避让是一种蓄势
回避是一种对身体与心灵的保护机制,它会帮我们把同理心留到它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刻。
HOW
1、每天阅读疫情咨询不超过1小时,避开让人难受的信息。
2、不要被动刷手机接受信息,自己选择权威信息源,如关注官方公众号,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3、挖掘出更多有趣的关注点,让使人开心的事情充满生活。
二、接受焦虑,不要把它推开
WHY
1、推开焦虑,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面对疫情,所有人都会感受焦虑,这是普遍而又正常的。
想要推开焦虑,也是正常而自然的反应,但这时大脑会把焦虑误解为一个问题,让自己变得更焦虑。
2、正常化体验
“我正在经历,我能忍受,这没什么”
人类具有面对焦虑的丰富经验,这是可以忍受的,大家通常是有能力处理好这个情绪的。
HOW
1、将注意力集中在“情绪在表达什么”以及“我可以为情绪做些什么”,而非“评判和嫌弃情绪”。
2、从情绪漩涡中跳出来看一看,尝试理解情绪传来的信息,看看自己可以为当下的情绪做些什么。
3、“嘿,焦虑,我在这里等着你呢!”欢迎它,拥抱它,能够很好地忍受和与焦虑共存,可能比试图让它消失更有效。
三、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自我同情
WHY
1、“我不应该有这些情绪”
每个人现在都在经历着巨大的情绪波动,从恐惧到害怕,再到悲伤,再到不堪重负和压力重重,人们可能会因此责备自己:
“我应该更能控制自己”
“我应该把这一切处理得更好”
2、一种心理环境的助长
“我不应该焦虑、暴躁、难受、低落……”,这会助长一种敌意的心理环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们在害怕,下一步就是吓唬自己,这会引发自我耗竭。
所以,完全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怜爱和关照自己。
HOW
1、对自己说:“我要让自己休息一下”,我要照顾好自己,就像照顾我爱的家人们一样。
2、对身边的人说:“你要让你自己休息一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拥有更好的支持,这样也能更有效地心理调适。
整理:邹敏莉
审核:刘良川 梅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