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竹墨溢香

来源: 作者: 2023-09-13 0
分享链接:

编者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3月13日—4月12日,乐山外国语学校分批次组织师生开展了以“文化沁润心田,青春绽放魅力”为主题的2023年春季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融爱国主义、传统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探索等教育内容为一体的研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阅历,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坛”,更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活动结束,同学们将研之所思、学之所获,行之所悟倾注于笔端,雕琢出一篇篇研学佳作,现采撷芬芳,与君共赏。

 

 

 

信步“三苏”闲庭,漫步小园香径,树荫婆娑于青灰色石板上。转角处,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竹翠柏之间;小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绿意充盈了心房。
  举头凝望,“三苏祠”几字赫然在目,镀金大字于阳光下熠熠生辉。褐色的牌匾上无端出现几滴黑墨,渲染,伸展,勾勒,在眸里描绘出了一幅跨越千年的画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明月起兴,以思弟为本,把苏轼旷达豪迈的壮志盛放于对明月之向往和对舍弟之思念的酒盏中,跨越千年的时间长河,递于当今,冲破时间的隔膜对影成三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将射杀猛虎,报答军民的箭搭于已被拉得似满月的弓上,西北望,射天狼。  
  思绪无边延展……
  游鱼忽地溅起水花!
  墨汁猛然聚拢,梦幻骤然消失,睁眼已身处墨绿竹林,斑竹枝,竹枝斑斑,光阴措措。
  笔直于碧空下的翠竹交错着,水榭,古亭,小径藏匿于碧绿之间。行于碧池之边,观水波荡漾,看彩鱼欢游。
  游鱼在刹那间跳跃,水花绽开,吸着我的眼,望向长亭之终极。
  灰暗的长亭里,古老的字画散发出千年不褪的光芒,朴素的墨汁在古朴的宣纸上留下了华丽的舞蹈。
  闭眼后再次睁开,墨汁于纸上聚拢,汇成一滴,猛然向我扑来,如烟花般展开,点燃一卷绚丽的历史。
  苏轼的书法恰似诗仙的诗,是天才的发挥,是源于内心的豪情,是发自心里的壮志。
  用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形容苏轼的字是可以的,是合适的,是契合的,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字以旷达为笔,蘸取“文”与“化”,“知”与“识”,挥笔泻玉,写出惊艳古今的一幅幅画卷。
  他的字竖看是用墨丰腴的书法,笔画恣意,落字错落;横看是朴实有华的水墨画,小筏飘飘,竹影交错。真真切切,恰似眼前!
  三苏祠日日来往无数人间客,小坐长亭,对竹吟诗,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无丝竹之乱耳,唯青竹间窥日。
  湖影照天光,鸟雀跳在树梢,春日里最好的太阳照到这里,于是满园长满了光。
  骄阳刚好,风过林梢,春意席卷着我,拉着我,牵引着我的万千思绪,穿梭于茂密竹林,跨过名为历史的长河,与苏轼同坐方桌,共饮一杯无。
  我们从时间的缝隙里抖出一片星河,挑挑拣拣,拼拼凑凑,获得一把钥匙。
  钥匙插入他的诗,他的字,用自己的思绪一扭,打开苏轼的内心,与这位千年前的文豪谈笑风生。
  墨汁聚拢,又散,合拢,绽放。
  苏轼的故事已经被画上了一个光辉灿烂的句号,可这世间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历史的长河不会有尽头,他可能已被埋葬,可他的精神不会被埋葬。
  他生于长空,长于烈日;他翱翔于风,从未离去,他的八斗之才将汇为惊涛骇浪的一笔,于时间的长河中奔涌出日月星辰!

作者:初2025届16班 余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