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成长|刘雪平:爱的旋律
教师简介:
刘雪平,一级教师,曾荣获国家级论文一等奖、市中区微课比赛二等奖,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初三物理教学能手、“激情五步”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教育理念:以爱为基,以学为导,以严为纲,以行为本。
2024年对于初二的老师和新初二的学生都是一个新挑战,因为我们要去适应新教材及新课标改革,我在由乐山市教研室主办的新课标改革培训及新教材改革培训学习中获得启发,大胆的创新,小心的求证,设计了一堂有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高效课堂,课前一首《最炫民族风》课桌舞开启孩子们声现象的学习。
同学们的舞蹈动作几乎做到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没有疲倦,没有懈怠,剩下的只有学习的激情。
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实验巧妙地转换成直观的、容易观察的现象呈现给孩子们,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考虑到城市孩子对一些动物是怎么发声的并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因此特意收集视频供同学们了解,通过视频同学们才恍然大悟。教学不仅是知识的重现,更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在了解乐器发生部位时,我带着孩子们亲自体验,并对他们提出的疑惑耐心解答,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学以致用:回家自制乐器--奏响乐外新乐章,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指导同学们自制土电话,体验“你说我传”游戏,让学生们小组交流合作并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培养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充分体现新课标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当遇到听不见声音的情况,我也会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一起探讨,会不会是绳子没绷紧,棉线传声效果会不会不好等,并让同学们讨论如何改进。
当同学们对声音是否有形状提出疑惑时,我采用转换法,巧妙地将声现象转换成光现象让学生们去观察,通过直观形象去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下课前全体起立、齐读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不仅可以起到总结、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培养班级凝聚力,增强同学们的默契度。
课后物理组的家人们一起对我的这堂课做了细致的点评,并对本堂课不完美的环节献计献策,力争帮助我做到最好,我很荣幸拥有这样温暖和谐的家人。
家人们的鼓励和肯定也给了我不懈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还记得我刚到这所学校,懵懵懂懂,很多不适应,还好有暖心的宋李老师带着我,时刻给我温馨提示,叮嘱我改进教学方法,多向杨敏老师学习。当我面对学生成绩不理想,压力很大时,他们会耐心开导我,鼓励我要努力。
当我第一次参加学校激情五步赛课时,由于时间紧迫,选题是初三年级的课,我深感无力,还好有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帮助,群策群力:潘莉老师借班并帮助我设定教学方案及过程,遇到不明显的实验现象耐心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周云老师帮我做课件修改并且提供自制的器材供我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林老师借班给我磨课,并提出改进方案;其她两位妹妹也会空出时间来帮我分析;宋老师总是会在我们的后面,默默的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只负责上课,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他;杨敏老师的指导更是精细到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还利用周末时间一遍又一遍的帮我磨课。在她亲力亲为的帮助下,我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是我在乐山外校的第一次成长。因为我有一群富有爱心的家人们,所有困难在我们前面都不是困难。
后来参加市中区微课比赛时,也是杨老师和宋老师亲自为我们参赛的选手保驾护航。
两年的时间,我不断的向杨老师、宋老师学习,有疑惑的地方积极请教,两位老师也会耐心的指导,给出宝贵意见,挫折肯定是有的,但宋老师一句:“刘老师非常认真,肯学!”,杨老师一句:“刘老师,潜力无限,你要加油。”又激起了我继续前进的步伐,这也是我能快速成长的秘诀,我非常感谢初中物理教研组对我的培养,我不会停止脚步,我也想知道我努力后的顶峰会在哪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乐外初中物理教研组会越来越好!
撰稿:刘雪平
初审:宋 李
复审:杨 敏
终审: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