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研促成长,凝心聚力备高考
——乐外高中语文组开展高三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春深四月,笔墨生香。为进一步优化高三复习策略,深化“学为中心”的研创课堂实践,2025年4月9日上午,乐外高中语文组在校长余辉的带领下,通过课堂观摩、常规督查、评课交流、备考研讨及视导反馈总结会等形式,开展联合教研。
课堂视导:以课为镜,见方法之美
晨光熹微时,教研之行始于课堂。
王伟老师执教《针对问题,教会方法》,立足高三复习痛点,以“自省自悟自得,教会学懂能考”为目标,聚焦文言文第十二题及翻译题,引导高三(3)班学子抽丝剥茧,从例题中总结方法,将“问题意识”转化为“方法路径”。课堂如清泉击石,既有理性思辨的冷峻,又不失循循善诱的温情。
黄晓敏老师于高三(5)班呈现《文学评论、理论与文本互证》。他从高考命题趋势切入,结合T8联考试题分析,指导学生掌握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的阅读理解方法,通过“审清题意,回归文本,整理答案”的路径完成“以评证文”类型的主观题解答。课堂既有命题研究的理论高度,亦含文本细读的实践深耕,在文学理论、评论与文本互证间架设思维桥梁。
研思并行:共评共进,溯语文之源
滟澜洲校区语文教研组长王道清在评课时指出:王伟老师的课堂目标设定,体现了高三复习的序列化,从问题诊断到方法提炼,从规律归纳到迁移训练,环环相扣,尽显备考的匠心与章法。建议稍淡化术语的刻意强调,让学生减少对概念的纠结,注重学生的真体验和真阅读。黄晓敏老师的课堂聚焦,一课一得。对考点把握精准如弈棋落子,将抽象的评论理论拆解为可操作的思维步骤,步步为营。教师讲解清晰,足见功力之深。若能再添几分“引而不发”的留白艺术会更上层楼。
高三备课组长曾代琼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都很紧凑,从范例剖析到迁移训练,体现了备考课堂的实用性。同时也强调了要增加学生读、思、写的时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胡云老师针对当下高三的提分任务提出教学建议。高三文言复习要字字浸润,读懂为要,主观题要读题干明要求,回扣文本。高三后期备考训练宜精不宜多,以“日拱一卒”的恒心精选精练。
深耕沃土:精准施策,静待花开
高三备课组长王伟以团队建设、学科发展、青年教师培养、高三备考策略为主题进行了工作汇报。高三年级每周集体备课,既有资深教师的经验传承,又有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一轮复习针对高考题型展开模块化训练,晨读晚练实现基础知识日日清,二轮复习稳步推进,聚焦作文思维升级等核心板块。为特优生制定复习方案,临界生巩固提升,后进生小班辅导,树立信心。
肖坝校区教研组长汪琪分析了高三年级语文复习教学的特点后,在高三复习课的效用的专题讲座中,提出多维评价体系:教学内容是否顺利完成,教学问题是否得到充分解决,教学时间的分配和利用是否合理,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适当有效,学生是否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收获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实现最大化,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强调有效教学要具有三重特质:一是要引发、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针对高三复习的高效课堂建设,明确“五维提质”路径:教学内容力求适宜,教学程序力求科学,教学方法力求适用,教学评价力求准确,教学投入力求经济。
余辉对本次活动提出高度肯定和认可,感谢王伟、黄晓敏两位老师的精心呈现,既映照出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更彰显了高三复习的专业性与指导性。常态课不必追求完美无瑕,但求一课一得——理念要新,设计要精,落实要稳。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浓厚兴趣、深厚积淀、高阶思维、高级表达。针对备考提出五点要求:精准施策,考点把握要如良医把脉;分秒必争,每日规划当似精打细算;作业分层,让每一份练习都成为阶梯;课后辅导,过手过硬过关;作文攻坚,为后进生点亮明灯。
暮春已至,高考渐近。这场教研活动,既是对常规教学的问诊把脉,更是高考冲刺的助力赋能。乐外高中语文组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以课堂为田,以教研为犁,深耕不辍,静待六月麦浪金黄。
图文:母杨淇
初审:汪琪
终审: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