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三 精准备考
——乐外高中第二轮教学视导活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专场)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高三备考策略,乐外高中于第11周开展了高三“联合教研·教学视导”专项活动。4月8日—11日,在校长余辉的带领下,肖坝、滟澜洲两校区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组联合参与,通过听课评课、专题研讨、视导反馈等形式,精准把脉高三教学,共谋质量提升新路径。
数学
付玉兰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一课是在二轮专题《三角函数、向量和解三角形》下的微专题课。本节课通过研究求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渗透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和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强化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本堂课可以用八个字“精准复习,提质增效”进行整体评价。
席鑫老师执教的是《试卷评讲课》,高三复习阶段,考试频繁,试卷讲评课成为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与高考应试水平的关键环节。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自查,培养自主:及时发放参考答案,为学生创造二次思考的机会,这一过程倡导学生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然后及时评讲,明确靶向,注重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点评:梳理基础知识,分析正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讲解清晰,逻辑清楚,例题精选,练习题层层递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课堂氛围和谐。
物理
陈希民老师的复习课,清晰梳理了光电效应的核心概念(逸出功、截止频率、光电子、爱因斯坦方程);区分了经典电磁理论解释的局限性 vs 光子说的成功之处;通过例题训练学生从图像(如 \( U_c-\nu \) 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复习是否遵循“现象→规律→实验→应用”的逻辑链;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推导结论。
廖星老师的试卷讲评课,精准定位高频错题(如力学受力分析、电磁感应方向判断);通过错题归纳解题方法(如“图像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临界条件分析”);对同类题型进行归类(如“多物体动态平衡”“含容电路分析”);使用数据图表(如各题正确率)直观呈现薄弱环节。
点评:陈老师的课若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突破认知冲突(如“光强影响”与“频率决定”的矛盾),可视为亮点,需加强深度探究和学生互动。廖老师的课可设计当堂检测(如变式练习)验证学生掌握情况;在错题讲评时,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
化学
包欣灵老师的微专题课《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图像型和表格型》,结合实验装置图,回归教材实验,拓展基础知识,学生参与度高。
徐攀教师的公开课《同分异构体》,以"分子式构建→条件碎片定位→结构重组分析"为逻辑主线,有效突破了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难点。课后研讨中,两校教师就"新高考背景下异构体考查趋势""走班制下分层教学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特别交流了清北班化学教学与实验班的差异化处理经验。
点评:通过课堂观察、数据对比、案例剖析等形式,实现了教学智慧的双向激活,为提升学科备考精准度提供了新思路。
生物
景琳老师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第一课时)》,针对本班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情,景老师注重夯实基础,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陈英老师的《血糖平衡调节》从学生学案的复盘开始,通过学生点评找问题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内容,讲练结合,整节课容量大,思考多,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老师们通过联合教研活动,不仅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分享了课件、教案、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治教先强研,研兴则教兴。联合教研活动是学校深化内涵建设、聚力质量提升的务实之举。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学校必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不移地优化教研管理机制,强化过程指导与视导反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立德树人新篇章。
图/文:各学科备课组
组稿:陈祥伟
审核:田华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