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观察报告|深耕思政,赋能管理
——解码一位全能型校长政治老师的教育智慧
【编者按】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乐山外国语学校好心情广播站特别策划的「TA的观察报告」栏目。每一期,我们的校园小记者将走进三尺讲台背后的故事,用青春的眼睛发现教育者的赤诚,用温暖的声音传递师者的智慧光芒。
我们将以对话为桥,聆听优秀教师们从教路上的动人瞬间,记录他们用爱浇灌桃李的育人哲思,让那些藏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情怀,化作春风轻拂每个人的心田。
大家好!
我是“好心情”校园广播站的主播彭欣宇。
在校园的育人沃土上,有这样一位身影,她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她身兼数职却游刃有余。她是乐山外国语学校的校长,是政治课堂上的引路人,她以独特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管理,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用爱与智慧编织起师生间的紧密纽带,成为每一个学生都衷心喜爱的班主任,更是学生们心中温暖的 “老杨”——杨玲校长。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她,去聆听她的教育智慧。
主持人:老杨,作为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政治课老师,您认为您的课堂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是什么呢?
杨校长:你也是我的学生,你觉得我的课堂哪些方面最吸引你呢?
主持人:就我个人而言的话,首先是视频的选材方面很新颖,都是符合时政方面的。嗯,再者呢,就是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课堂节奏也很紧张,我之前有一次走神,稍微有点游神的看着黑板,结果你都发现了,给了我一个眼神提醒。
杨校长:敲一敲你的肩膀,对不对?好,那么你看,我的课堂也是投其所好。那每一次我在备课的时候也会去思考,现在的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呢?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素材非常丰富,资源非常丰富。我当然要截取你们关心的、喜欢的,时政热点又符合我们教学知识的视频。这是一种政治素养的培养。同时呢,一个课堂的逻辑性其实也是在培养你们的科学思维。其实思政课要“活”起来,真的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书本知识融入到你们的生活中去。我觉得这个是我让课堂“活力满满”的最大根源。
当然,也要谢谢你们这些优秀的学子在课堂上的认真努力,在思维上配合老师钻研学识,非常棒。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乐外精神。
主持人:那么,您同时作为学校的校长,您是怎样将思政元素融入我们学校的活动建设当中的呢?
杨校长:思政元素其实应该作为我们学校的一种文化来进行建设,不管是我们现在的各种国家的政策方针,还是政治思想的一些学习,在文化上面的守正创新,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校,这都是一些必备的元素。说一些具体的也是你亲身经历的案例,你看我们的楼梯有哪些变化?
主持人:我发现,现在我们的楼梯非常漂亮,我都很想去“打卡拍照”。每个班都有同学的格言贴在了上面。
杨校长:对,你看,这其实就是思政元素。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对吧?对自己的价值的肯定,对真善美的追求,它都是思政元素。那同时走进校园,你会看到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语,会看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激励,以及我们乐外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都是思政元素。除此以外,你想一想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今年艺术节的主题你还记得吗?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AI人工智能对不对?你看这样的一个主题,其实也是思政元素的融入。当然,节目的排练、选取,大课间的改革,向上向善的阳光少年……都是在我们的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建设,我们主题班会的构置,都会跟随政治方向的主流。不忘初心,积极向上,培养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主持人:那么您希望乐外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可以得到怎样的成长与发展呢?
杨校长:首先我看到你的成长我就非常的欣慰。你们两位的成长真的都是非常棒的。初中这三年,我相信你也经历了很多。有失落,有成功,有时候会有一点小情绪,甚至有可能在人际交往,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方面,也经历了很多。这就是初中孩子的一个特点。我们乐外的孩子在初中三年的蜕变,最重要的成长在于他的品性、韧劲以及勇攀高峰的一种自我挑战,品质的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敢于去争,但是也能够接受自己的低潮,这便是有韧劲的乐外人。也印证了我们办学的这样一句话,让普通学生得到理想发展,让优秀学生得到卓越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人生目标,每一个孩子在乐外的生活中都能收获快乐。这就是我觉得初中给乐外学生带来的最美好的一面。
分隔符
在校园里,总能看到杨校长步履轻快、笑容明媚的身影穿梭于教室、办公室与操场之间。这位年轻的校长,以蓬勃的朝气、创新的思维,在政治教学、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的舞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教育者的精彩篇章。
不同于传统印象中严肃的思政课堂,她的政治课总是充满青春活力与创新气息。作为一名教师,她深谙学生的兴趣点,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热门短视频、互动小游戏融入课堂。在讲解法治专题时,她组织学生开展 “模拟法庭” 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法律知识与司法程序;学习文化传承内容时,她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创作,展示家乡非遗文化,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思政知识 “活” 起来。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们全情投入,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她化身为学生的知心好友。她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情况,建立起详细的成长档案。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她利用休息时间一对一辅导,耐心讲解知识点;对于面临升学压力、情绪低落的学生,她则会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与他们散步谈心,用温暖的话语驱散阴霾。她还定期组织 “时政分享会”,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原本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开始主动阅读时政新闻,积极参与班级的讨论活动。
担任班主任期间,她以创新的管理方式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班级文化。针对学生们对社交媒体的喜爱,她创建了班级专属的 “成长空间”,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心得、生活趣事,还能在线向她咨询问题。她还打破传统班会模式,开展“学生主讲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上讲台,分享自己关注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知识等。在她的带领下,班级不再是沉闷的学习场所,而是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成长乐园。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她更是展现出年轻教师特有的亲和力,常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新潮的语言和学生打成一片,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们信赖的 “知心老杨”。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她的创新思维同样大放异彩。作为年轻的管理者,她敏锐捕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在思政教育方面,她将思政教育与艺术、体育、科技等学科深度融合。她还搭建起教师创新交流平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创意大赛、教育沙龙等活动,激发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尽管身兼数职,她却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与活力。晨光熹微时,她已在教室陪伴学生用早读开启一天的活力;暮色降临时,她还在和学生们畅谈理想。她用年轻的心态和创新的举措,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成为学生心中最耀眼的引路人,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她的带领下,乐山外国语学校的教育事业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分隔符
每一次的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每一次的分享都是一次成长的见证。感谢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嘉宾,是你们真诚的分享,让这段时光充满了故事与温度,让“好心情”校园广播站不仅仅是一个声音的传递者,更成为了情感交流的桥梁。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与您一同探索更多未知的美好,倾听更多动人的故事。“好心情”校园广播站等待着与您再次相遇。愿您带着今天的这份“好心情”,迎接每一个灿烂的明天。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本期策划:高2027届8班 彭欣宇 王梓岭
高2026届3班 陈馨云
摄影:张艺倩
指导教师:张艺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