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外国语学校 欢迎您!

春游草堂

来源: 作者: 2023-09-13 0
分享链接:

编者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3月13日—4月12日,乐山外国语学校分批次组织师生开展了以“文化沁润心田,青春绽放魅力”为主题的2023年春季研学旅行活动。研学是旅行的目的,旅行是研学的载体,融爱国主义、传统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探索等教育内容为一体的研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阅历,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坛”,更让他们在实地考察、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活动结束,同学们将研之所思、学之所获,行之所悟倾注于笔端,雕琢出一篇篇研学佳作,现采撷芬芳,与君共赏。

 

装满欢笑的汽车在逐渐耀眼的晨光中穿梭,驶向 “诗圣”蜀地故居——杜甫草堂。

    午后的阳光,温暖明媚。浣花溪畔,碧树红妆,石丛间雀鸟相鸣,嘤嘤成韵。青砖红瓦之上玉兰花枝映衬翘角飞檐。再进几步便见“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悬于正门,苍劲又不乏飘逸。两侧大红灯笼相映,尽显大气。抬脚入院,进入眼帘的便是另一番清雅天地:青石板铺小径,两旁兰草芬芳沁人心脾,不知走过多少人的足迹,出现在多少人梦中。堂阁亭台间翠竹峻拔,枝香暗涌,香樟汉松遮云蔽日,不就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所追寻的“桃源之地”吗?片片树叶,印写多少岁月的笔迹;枝枝树丫,驻留多少古人的情愫?那深扎地下的根系,如不变的深情,交错缠绕,旋绕盘结。

    草堂里游人如织,却不闻脚步杂声。轻轻地,轻轻地,走进一座湖心亭。轻风拂动鬓发,飘上眼睑,我下意识颔首,抬眼的刹那却见一幅水墨画——青玉色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水面上枝蔓纵生,鱼儿在其中漫游,或结队,或独乐,灵影倩倩,草墨点点,更觉几分深遂。忽地,放空的思绪收拢,旁边来了几位在此小憩喂鱼的游客,只见湖中鲤鱼集结涌向亭边,一时青波翻滚,红白交影,蓬勃浮现。鱼水荡漾在视线中,水光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布衣飘飘,长须冉冉的人影,爽朗的笑声在耳边回荡……

    依路前行,青砖墙头桃枝斜立,香远益清。透过那容木门望去,青花瓷片拼就的“草堂”二字,彰显着我国的瓷文化,仿佛诉说着杜甫在草堂清素淡雅的日子。

    再往内几十步,穿过幽幽浣花祠,便来到草堂故居。双脚立于这片土地,油墨清香涌入脑海,篱落柴门旁,淙淙的流水带走了零落花瓣,亦流走了杜甫的哀叹——千年前,杜甫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叹生活不济,愤于战争乱世苦了百姓;千年后,他生活的这座城,深爱的这座城,已成为天府之地。

    茅屋简单至极,虽是还原的,真正的旧址已几乎成为平地,但仍让我感到几分亲切:日光照着简陋灶台,四方餐桌摆放在一侧,主人卧房里是一床一窗一柜,还有张简朴的竹榻放于客厅,而两侧挂墙的书画,则在岁月匆匆中昏黄了面庞。站到书房门前的一刻,那湖心亭里的身影恍惚又出现了:他端坐于书桌前,头顶着满当的书架,笔下的纸墨飞舞,好似乱世静夜里的一点烛火……

再回到车上时,同学们的欢笑声再次聚拢,而我抚摩着刚买的皮影,指间似乎又浮现“少陵草堂”四字,它们承载着杜甫晚年的困苦,不禁眼角酸涩。现如今,草堂人烟火旺,夜灯通明,我想杜老先生若能看到这些,定会欣然——这盛世,广厦千万,再无寒士了!

作者:初一8班 吕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