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研思政题,打磨铸精品
——热烈祝贺我校道法组四位老师获得2024年度四川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原创试题评选活动特等奖!
备题·幕后
廖艳、梁灵老师组的试题,紧扣《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法治教育”主题中“辨别媒体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的内容要求,试题通过创设情境,助力学生深化对网络给社会及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的理解,增强其网络安全意识,进而培养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的责任意识。
围绕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一活动过程,试题选取“四川新闻网”的时政材料,聚焦四川网络文明建设的进程、举措与成效,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剖析社会发展现象。同时,试题采用多样呈现形式,拉近学生与试题情境的距离,契合新课标对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现知识、情境与素养的融合。此外,材料中融入对四川历史文化及语文诗句的延伸,将历史、语文知识素养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考点相结合,既体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与蓬勃生命力。
武俊星、李思婷老师组的试题,同样紧扣《课程标准》中 “法治教育” 版块,精准落实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等具体要求,在试题的选材设计上亮点频频。
其一,紧密契合社会热点,聚焦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以高空抛物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为例,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彰显学科的时效性,让学生在熟悉的社会语境中感知法律与时代的关联。
其二,着力引导正确价值取向,通过试题设计,清晰传递 “高空抛物不仅违背道德规范,更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这一核心认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危害,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责任意识与公德心,实现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其三,深度联结日常生活场景,将学生可能目睹或听闻的高空抛物事件纳入试题情境,有效拉近法律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切实体会到 “法律就在身边”。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更能促使其主动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规避此类行为,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安全维护与公共秩序建设,真正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实践行动的转化。
砥砺·前行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认可,更是乐山外国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深耕细作的生动体现。未来,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持续以赛提质、以研增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教学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
审核:杨玲